作者: 劉婷
< 體驗情緒: 與自己的內在建立聯繫 >
EFT視「情緒」為個人或親密關係當中改變的一個主要動力,並將治療的重點由「行為層面」轉化為「情緒層面」,利用重新整理塑造「情緒體驗」的過程來幫助夫妻找到新的、建設性的互動方式,引發改變。
情緒和體驗之間的關係為:
情緒是: 「我感到很快樂、我心裡很哀傷、我覺得很憤怒、我此刻很沒力很無助…」;情緒甚至也是:「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樣子的一個感覺」或「我完全沒感覺」;它是一種能量的釋出,有時候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但都會在我們內心留下了痕跡;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其實已經感覺到這些看似非常熟悉的感受感知,但是它背後卻有一些模糊、隱約的東西,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接近,不知道如何更加去解讀它。
而體驗是: 「我覺得相當的無力,這種無力無助讓我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似乎我的身體充滿了很多黑暗濕冷黏稠的爛泥巴,拖住了也凝固住我的雙腳,讓我只能站在這裏了,完全無法舉步,所以哪裡也去不了….」。體驗情緒的歷程,要比情緒發出的能量來的安靜許多,體驗情緒是需要透過一股溫柔的推動力,推著我們更深入地進入到核心,去聽見那些與情緒緊緊相依連的表達,這是一種超越了情緒與頭腦理智之上的一種探索理解能力,因為參與了身體感官的連結,又經常是模糊不清的,所以的確相當的不容易,需要去尋找、學習合適的詞彙來描述表達。
有些人能夠清楚地敘述情緒情感,有些人只能用寥寥三五個詞去描述所有的情緒體驗;所以,幫助個案用更多更加細緻、微妙的詞彙去描述情感情緒,在某些程度上,是能夠增加他們對情緒的體驗能力以及理解力。
不同於其他的治療學派,EFT的治療師們是以一種較為更積極的方式,在婚姻家庭治療的過程當中,引領指導個案體驗情緒的整個歷程,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在 “過程上” 引導體驗情緒而不是在 “內容上” 去告訴個案他們真實的沒被察覺的感受是什麼、或是建議他們應該以什麼樣子的感受來做替換。
也因著不同的家庭環境、教育模式、與個人的喜好,每個人去表達情緒體驗情緒的方式會是相當的不同;所以治療師們是完全無法去期待每一個個案都是按照我們感到最舒適的一種方式來表達體驗情緒。因此治療師們的責任也包括了,要能夠察覺自身在哪些情緒表達或情緒體驗上存在著困難,並且去識別這些是否會妨礙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要讓自己學習去適應對方更多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
EFT治療師們,在引導著體驗情緒的歷程當中,就如同自身經歷了一場又一場很不相同的異國旅行。
EFT幫助個案建立起一些能夠去更好的聯繫、經歷自己清楚真實情緒感受的好方法,不去強調治療師們是體驗情緒的專家,EFT治療師們是來讓個案成為他自己的情緒體驗專家的! 當與自己內在的聯繫管道建立了,真實情緒獲得了足夠的聆聽之餘,自然知道改變的路在哪裡,要往何處去。
圖: Free stock 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