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博士

今天是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第四屆全球EFT峰會的第一天。

在晚上的開場演說中Sue Johnson分享了她對於「有效的心理治療」的看法,以及EFT怎麼樣用『情緒』來造成治療中的改變。『指認』、『解釋說明』、或『替情緒貼上標籤』都無法造成改變,真正持久的改變來自於『體會和感受情緒的力量』,這個力量的奇妙之處在於,在你沒有覺察、沒有想明白的時候,改變就已經因為經驗不同而產生了!

Dr. Sue Johnson 也提到治療師的角色,我們常談的貼近、同理、肯定、真誠、合作和冒險反應在於治療師是不是願意為了幫助個案改變,而跟著他們一起變得”messy”!

她用『Messy』 這個字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有一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的治療師們,都會覺得EFT真是一個超難學的學派啊,但是我覺得這才正是學習的障礙!!  也就是說,當個案身陷泥沼中,兩個人意圖要從爛泥中爬起來,可是在過程中不是絆倒對方,就是讓兩個人越陷越深,這時候治療師願不願意走進這爛泥巴當中,不管他們身上多骯髒、不管自己在過程中是不是會跟著他們一起滑倒,治療師都願意走近他們身邊,伸手拉他們一把,即使一起摔倒,即使自己也沾了滿身的爛泥巴,都始終不離不棄!

有時在督導的時候,我會遇到一些概念非常清楚,目標也明確的治療師,但總覺得貼不近個案,我覺得,願不願意讓自己變得messy是重點,站在岸邊指出他們為什麼滑倒、冷靜的下指導棋、或是旁觀他們的掙扎最後下個結論告訴他們哪些需要改變的地方,都遠遠地失去了『陪伴』和『貼近』的精神!因為我們經常擔心靠得太近了,自己也會弄髒衣服,自己也會受影響, 甚至自己會跟著個案一起陷進去了爬不出來了,所以始終保持著一些距離!

今天在祖師爺 Dr Sue Johnson 的演說中領悟到學習EFT的另一個訣竅:讓我們跟個案一起變messy 吧!

 

2017 EFT全球峰會。美國聖地牙哥 {大會實況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