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文化
2月新書!《情緒取向治療全解析-EFT如何療癒個人、伴侶與家庭》
蘇珊‧強森博士x劉婷博士,專業聯手出擊!
更多新書介紹&購買頁面:https://reurl.cc/qOmL5n

不再揪心掙扎,與情緒共舞,跳出嶄新美麗人生!

特色1:最完整的EFT專業治療個案分析終極寶典
特色2:成為優秀治療師必讀的導航地圖
特色3:完整記錄情緒取向治療研究與處遇技術

譯者序

在我唸研究所的時候,不管是系上的教授或同學都以成為「整合型」治療師為專業目標,一方面是無法找到「一個」治療學派能完全符合自己的三觀和治療風格,另一方面也是不相信能有「一個」治療學派可以適用於形形色色的個案和他們的困境或問題。因此,大家會從不同的家庭治療學派中去擷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加入自己的風格和解讀後,整合成自己的治療方式。那時候會聽到同學說:「我喜歡焦點治療的問話技術、薩提爾的家庭排列、Bowen的代際傳遞概念、和米努慶的邊界概念,這些加起來就是屬於我的治療模式!」或是:「我與青少年家庭工作的時候用敘事治療、幫助焦慮憂鬱的個案的時候用CBT、處理原生家庭議題則用精神動力學。」

那時候的我心裡有個很大的問號,也嘗試去了解他們對「整合」的定義和過程,但始終無法得到清晰的答案。對我而言,心理治療是「人」的工作,治療師幫助個案這個人,而治療師這個人則是催化改變的工具。因此,我以為學習不同治療學派的第一步是將理論的內化,也就是將治療理論與自己的人性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融合,以能有效的用治療師這個「人」來幫助個案改變。而擷取不同學派的精華,配對似的將其應用在不同的個案與不同的呈現問題上,並不算是完成了整合!

於是我選了一條不同的路!從1998年至今,我的專業人生幾乎都圍繞著EFT,從一個新手治療師慢慢累積臨床經驗,有機會參與和主持EFT的成效和歷程研究,到翻譯寫作和指導研究生,EFT可以說是我的事業、我的信念、也是我這個人!

EFT之所以成為我專業上唯一的「真愛」有許多原因:EFT基於依附理論,視人類與生俱來的依附需求為生命動力的來源,重視情緒調節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兼重個人內在和關係互動,以人類內在的力量和對情感連結的渴望作為改變的催化劑,並提供一個整合理論、科學、和臨床實務的治療地圖。在專業和個人生活上不斷的成熟穩定讓我不禁感嘆:「這真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明智的選擇了!」

蘇珊強生博士新著這本依附理論在心理治療應用的新書傳遞了非常重要的訊息:「一個有著符合人性的理論架構、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其療效、又在臨床上發展成熟的學派,應該是可以用來幫助個人、伴侶、和家庭的各種問題。」對助人工作者而言,這本書替我們鋪好了一條已經整合完成的專業道路,不需要在不同的治療模式中糾結,不需要五花八門的學習各家各派,而是讓我們可以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專業工具,為自己能夠有效助人感到自信滿足,在專業領域上實際看到自己不斷精進而驕傲。

《情緒取向治療全解析-EFT如何療癒個人、伴侶與家庭》新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