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CT初階訓練的課程,在四天收穫滿滿的感受裡畫下句點!
劉婷老師在第四天的課程中,向學員們介紹了號稱EFT伴侶治療師GPS的「三階段九步驟」治療歷程。讓我們能夠從當事人的眼光,去體驗前來求助的伴侶,是如何走過一段關係的療癒之旅。
在前幾天的課程中,我們開始培養依附的眼光,大家開始能夠從依附的角度來理解和同理個案的感受,並且從探索情緒的五元素和未滿足依附需求,來形成個案概念化與組織互動循環。
「切記!不要對當事人分析他們的互動循環!」
劉婷老師耳提面命這件事,並提醒大家,EFT的伴侶治療師,在指出伴侶互動模式的同時,要多下一層功夫:幫助個案體驗和停留在脆弱無助的心情中 。
或許,缺乏情緒體驗地指出互動循環,就如同一盤料理忘了添加調味料。
擺出來好看,卻讓人難以入口和消化吸收。
接著,劉婷老師介紹了在EFT治療初期很重要的環節:評估。
治療師可以透過觀察和探索伴侶的關係現狀與他們衝突解決的方式,找出刺激源,評估伴侶雙方的情緒調節程度和依附連結程度,以及他們的互動模式與依附位置。
當我們能夠做好評估,便可以為接下來的治療奠定穩固的基礎。
這些評估,不只是搜集訊息,而是幫治療師在訊息搜集後設定治療目標、做出臨床判斷,並以此作為治療中介入策略的選擇,以及調整介入速度和深度的依據。
隨著治療的進展,當進入第二階段的治療歷程時,治療師開始交棒給個案,「分享」與「回應」便是當事人要開始冒險的任務。
治療師此時藉由現場演練的技術,協助當事人打破原有的惡性循環,並帶來in session change的效果。
課程的尾端,劉婷老師分享在伴侶治療中我們可能會經常面對到當事人的困境:「依附創傷」。
劉婷老師有一句話很發人深省:「有一些傷痛你可能永遠不會忘記,但你可以選擇原諒和放過自己。」
最後,借用劉婷老師上課提到的一段話和我的反思,分享給大家:
「上完課後,你或許會喜歡EFT的人性觀與信念,你也或許不見得馬上喜歡上EFT,但請記得:找到一個自己喜歡和熟悉的理論,深化學習,不要只是靠感覺來做治療,因為我們將要做治療好多年的!如果沒有覺得有成就感,跟覺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和有效果的,會很難對自己有信心和堅持下去!」
EFCT進階訓練,我們將更深化這四天的學習,許多伴侶治療介入的技術與臨床判斷,老師會在進階課程與大家分享。
祝福大家都能夠順利將課程所學,應用在自己的治療中,體驗治療的進展和那些動人的片刻。
By 石瀝新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