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取向治療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由Sue Johnson 與 Les Greenberg兩位博士共同發展而成的心理治療技術,適用於改善伴侶關係與親子關係。

EFT 認為「情緒」是引發「行為反應」的重要關鍵,而「安全感」是關係維繫的基礎,倘若兩人之間的安全感受到威脅,人們會感到痛苦或不知所措,產生互相傷害的行為。因此EFT相信,改變人們的「情緒反應」,行為模式將會跟著改變。基於此哲學觀點,EFT治療師幫助伴侶和家庭成員停止令人痛苦的互動模式,並且重新塑造人們的情緒經驗,以建立相互滋養與支持的情感關係。

EFT被公認為現今治療效果顯著且有效的心理治療取向之一,眾多實務研究發現:經過8-20次晤談的伴侶,70-75%的伴侶痛苦程度下降,90%的伴侶關係明顯改善,而此取向適用對象亦相當廣泛,例如:受憂鬱症、慢性病、創傷所苦的伴侶,以及多元文化家庭。

情緒取向治療的特色

  • EFT以「成人依附理論」說明伴侶關係中的種種問題,並已累積超過二十年的實務研究,證實此理論觀點之有效性。
  • EFT結合經驗學派、人本主義與系統理論,以合作與尊重的態度,與案主互動。
  • EFT具備清楚的改變技術與介入方法,並將改變歷程劃分為三大階段與九大步驟。
  • EFT適用於不同的議題與族群。